宜宾市翠屏区医疗保障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按照工作要求,我局对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与成效
(一)着力法治意识提升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和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邀请纪委监委同志开展专题讲座,教育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按月举办“职工大讲堂”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学习内容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社会保险经办条例》《信访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等。
(二)深入开展法治宣传
采取线上线下多渠道,运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印象深刻的宣传形式,以舆论正面引导结合典型案例警示进行宣传。在新媒体三江翠屏医保专栏设置医保动态和医保政策栏目,集中宣传医保政策、播放打击欺诈骗保小视频、曝光典型案例、公布举报电话等。在全区定点医药机构及医保经办服务点张贴宣传海报3600张,制作宣传栏1144个,播放宣传片5部,发放宣传折页80000份。
(三)优化医保政务服务
1.扎实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办理314件,其中“新生儿出生一件事”253件、“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47件、“公民身后一件事”11件、“灵活就业一件事”2件、“企业开办一件事”1件。
2.经办服务事项下沉。区医保经办大厅实行综合柜员制,34项医保服务事项窗口可办率100%,窗口办理业务24652件。将群众办件频率较高的18项医保服务事项下沉至全区(含三江新区)20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并将其中14项延伸至301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024年以来,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计办理医保经办事项29634件。2024年11月,建成镇医疗保障基层服务示范点3个(宗场镇、金秋湖镇、李庄镇)、村(社区)医疗保障基层服务示范点5个(李庄镇安石村、李庄镇高桥村、白花镇坝上村、金秋湖镇云辰村、白沙湾街道光明社区)。
3.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尽可能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积极向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宣传四川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四川政务服务平台等线上服务渠道,积极做好流动就业人员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工作。2024年共办结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入1137人次,其中省内转入592人次,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出319人次,其中省内转出274人次。
4.异地就医更加便捷。目前,所有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均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和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实现异地就医线上自助备案,即时生效,无需等待医保经办机构审核。参保人还可通过电话、传真、微信等方式灵活备案,真正实现“不见面、零跑腿”完成备案。我区现已开通省内异地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药店普通门诊、药店购药费用直接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分别为45家、192家、55家、454家、566家;开通跨省异地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药店购药费用直接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分别为44家、125家、34家、562家。
5.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在医保经办服务大厅的每个窗口设立评价器,专人对评比情况按月进行汇总,并作为政务服务人员平时考评的依据。
(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收看“阳光问政”,召开局长办公会和党组会认真学习市区提升行政执法质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研究形成《宜宾市翠屏区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医保基金使用检查核查七项硬措施》《宜宾市翠屏区医疗保障局关于健全医保领域执法检查统筹联动机制的通知》《翠屏区行业主管部门“综合查一次”事项清单》,采取“条块结合”模式落实“综合查一次”联动行政检查机制。按月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到医保经办服务大厅开展“局长进大厅”,认真倾听收集办事企业与群众诉求,就反映事项及时对上报告研究解决。推行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市内通办”服务,实现16项医保服务事项“市内通办”完成进度达100%,2024年办理“市内通办”业务2992件。
(五)提升行政决策质效
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严格执行《中共宜宾市翠屏区医疗保障局党组“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对决定事项进行督办和监督。聘请法律顾问深度参与行政复议、疑难报销案件审核、医药机构违规事项处理等。2024年5月,接受宜宾市翠屏区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工作的监督。
(六)保持基金监管高压态势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2024年,采用智能审核、人工抽审方式对医药机构使用医保基金情况进行审核,审核扣款24.77万元。利用日常稽核、抽查复查等方式加强基金监管,追回医保基金及处违约金等711.96万元,解除服务协议3家。同时加强行刑、行纪衔接,将涉嫌欺诈骗保的3家医疗机构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七)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和网络媒体,及时宣传推送医保待遇保障政策以及经办服务政策,特别着力于通过医保信访件的认真回复办理实现点对点解疑释惑。2024年,接到12345市民热线交办来信来电312件,主要涉及对医保政策的咨询了解,采取先电话沟通解释,再书面回复的方式,做到100%办结,达到100%满意。另有各级领导信箱来信5件、市局交办22件、信访件3件,均已妥善处理。
2024年受理行政复议2件,在区行政复议机构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行政争议化解工作。
(八)强化学法培训
组织全局54名持执法证人员认真参加行政执法业务“大学习大培训”,将理论学习和业务实践落到实处,并完成2024年度行政执法证件年审工作。认真组织开展2024年四川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工作,全局61名干部职工认真参与,形成学法浓厚氛围。组织1名工作人员参加2024年行政执法人员通用法律知识考试。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医保执法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目前干部队伍中具有法律专业学习背景的人员、同时具备执法所需医疗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人才较少,人才培养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局党组和行政主要负责人在全局大会上亲自带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党组会和党员大会上集中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就“阳光问政”暴露的问题进行剖析,研究形成相关工作机制。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要安排
一是进一步强化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进一步强化法治学习,切实提升执法人员法律素养,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医保事业发展需要;三是持续推进普法宣传,提升定点医药机构和参保企业及群众法律意识和诚信守信意识;四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五是深入推进“三项制度”落实,确保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推进涉企执法检查“综合查一次”。